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辖区导航 > 余庆县白泥镇

余庆县白泥镇

关键词:余庆在线,白泥镇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余庆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yqbnz.gov.cn/
  • 感谢 lzw7138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23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概况

  白泥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,地处余庆县城关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该镇毗邻县内小腮镇,与黄平县的平溪镇、施秉县的牛大场镇、石阡县的聚凤乡接壤,面积219.28平方公里。全镇现辖上里、下里、城关、明星、满溪、民同、大龙、新寨8个行政村和中街、南街、北街3个居民委员会282个村(居)小组,有人口53003人,农业人口占73%。有耕地面积34114.6亩。

  白泥镇分为城区、坝区、山区三大块,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乡镇。因此,该镇着力发展“三区”特色经济。城区是城镇居民主要居住区,以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,不断扩大就业,努力推进城镇化。坝区有万亩白泥大坝,有团结水库灌溉,是蔬菜、甘蔗等果蔬的集中种植区,湄黄公路、余石公路从境内穿过,交通较为方便,以发展经果林、蔬菜为主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突破农业产业化;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,有山塘、水库15座,以发展畜禽养殖、烤烟、水稻、油菜生产为主。

  全镇土地肥沃,光照充足,适宜于经果林的发展。目前,全镇已建成经果林1万余亩,形成了以柑橘、梨子、李子等为主的水果基地,主要分布于明星、满溪、下里、上里等地。

  通过三个50%的调整,蔬菜、水果、西瓜、生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发展红金桔6000余亩,苦丁茶1000余亩,早熟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。

  养殖业以养猪特别是在推广三元杂交猪、养羊、牛改为重点,新增各类养殖大户400余户,新增养殖专业村1个,全镇生猪存栏4万余头,出栏3.3万头。以团结水库、方竹电站库区为依托,大力发展了养渔业,山区主要以稻田养鱼为主。

  近几年来,通过实施渴望工程,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,全镇8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,用电率达100%,电视普及率达80%以上,实现村村通电话,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,社会治安、计划生育工作良好,村级领导班子团结,各村党支部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。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达1406万元,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,全镇人均纯收入达2271元。我镇2001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;1999年——2001年获省民政工作全优乡镇;2002年获县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党委;党建及精神文明工作第一名,纪检工作第二名;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党政系列一类乡镇。  

  二、特色产业

  根据现有资源优势,该镇积极通过以子营农贸市场,果蔬批发市场为窗口完善市场体系建设,借助白泥红金桔、早熟蔬菜等产品品牌,牵线搭桥,建立健全信息网络,建立多渠道,多层次,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,开辟农产品流通渠道,拓宽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,支持农民专业运销大户走联合营运路子,组建一批多渠道,多形式的流通企业,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,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农业生产方式,积极搞好农业新项目开发,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加大扶持力度,建成保鲜库、批发公司等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。

  三、城镇建设

  根据地理优势,该镇加强市场建设,坚持科学规划,合理布局,优先建设的原则,使市场功能更完备,设施更齐全。坚持严格管理,彻底解决“重建轻管”的问题,切实做好城镇管理的各项工作,美化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,促进城镇经济快速发展。

 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,积极开发旅游资源,抓好旅游配套服务建设,促进交通、通讯、娱乐、餐饮、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。

  四、招商引资

  白泥镇虽然地处县城,但由于镇内地形复杂,区域发展不平衡,城区人口密集,交通发达,市场繁荣,经济比较活跃;坝区地势平坦,土地肥沃,灌溉有保证,环绕县城分布,靠近市场,信息来得快;山区田少土多,交通相对不便,经济发展滞后。在该镇第四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,该镇明确提出了“拓宽思路、放开手脚,积极引导城镇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”,“在观念上重视,在政治上关心,在经营上扶持”,“建立健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,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的畅通渠道”,按照“宽环境、扶龙头、强实力”的原则,积极招商引资,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和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,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。

  五、示范点建设

  为了使农业农村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,使农业农村工作得到全面的进步。该镇于2001年3月开始,按照“丰富内涵、提高品味、突出特色、完善功能”的总体要求,扎实推进了以“四在农家”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带创建活动。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,建立健全并完善了挂牌创建制度、“十包责任制”、实事公论制度等工作运行机制,大力整合政治资源、人力资源、经济资源,坚持组织发动、党员带动、能人推动、群众联动,积极挖掘产业特色和人文特色,培育了文明新风尚、绿色庭院型、生态家园型、城郊实力型、产业经济型等各具特色、优势互补的示范典型19个,初步形成了示范点、示范群等综合示范格局。实践证明,以“四在农家”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,是让农民得实惠的直观体现,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举措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